據國家發改委5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四個月,國內煤炭產量10.1億噸,同比下降6.8%;鐵路煤炭發運6.2億噸,同比下降10.4%;進口6725萬噸,下降2.5%。4月末,煤炭企業存煤1.2億噸,同比下降4.9%。 作為傳統的需求淡季,下水煤價格卻在4月至5月持穩、6月上漲,業內普遍認為主要受益于國內煤炭企業嚴格執行限產政策。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市場形勢決定價格調整,此次調價與市場預期基本相符,主要考慮是供應端收緊,同時也受需求端季節性小幅增長預期影響。盡管5月六大電廠耗煤量較去年同期降幅超過10%,但隨著天氣逐漸升溫,六大電廠煤炭日耗明顯增長,補庫需求一定程度上將支撐煤價。 記者了解到,四家煤企從2月份開始上調下水煤價格,煤價觸底反彈。以神華5500大卡下水煤長協價為例,已經累計上調20元/噸。 豐礦煤炭物流的一位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供給側改革下,動力煤供給量的有效縮減有利于煤價的穩定,而連續十期的環渤海指數持平,將不利于煤價的預期方向。因此,主動漲價是僵持下的動力煤價格的*選擇,此次“4+1”會議決定集體上調價格,不失為煤市僵持狀態下動力煤價格“以漲保價”的*選擇。 “與以往的‘挺價’相比,此次四大煤企漲價底氣更足。”內蒙古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員劉永麗對記者表示,“四大煤企漲價得益于市場供需結構不斷改善的大背景。”受今年年初春節放假、兩會生產受限等因素影響,一季度產地庫存水平明顯低于去年同期。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煤炭行業去產能進程加速,主產地嚴格276工作日制度與煤企退出獎補資金政策并用,自執行以來,主產地煤炭產量收緊力度加大,政策執行后效果鮮明。在需求低位平穩運行的背景下,煤炭價格開始上漲,也開啟了由產地市場傳導影響下游市場的序幕。 同時,她分析指出,由于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利潤缺失擠出大量貿易商,隨著準池鐵路開通及朔黃線對外開放,降低了煤炭到港發運成本,大型煤企對市場的占有率明顯提升,上調煤炭價格底氣倍增。此外,四大煤企提價也基于煤炭產品本身的價值回歸以及煤炭企業扭虧的訴求。上一篇:電纜識別儀器外型及功能介紹下一篇:2014年美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增長30%至6.2GW